关于全面提升农村供水“三类监测”人员服务保障的通知

2025-06-27

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、国务院及省、市、区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,切实保障防止返贫监测对象、突发严重困难户、边缘易致贫户(以下简称“三类监测”人员)的饮水安全,兜牢不发生因水返贫底线,彰显国企担当,经公司研究决定,自即日起全面提升对全区农村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的供水服务保障标准。现将具体要求通知如下:

一、提高政治站位,深刻认识保障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用水无忧的重要性

确保“三类监测”人员饮水安全是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,直接关系到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和乡村振兴的成色。公司全体员工必须深刻认识到此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、紧迫性和长期性,将其作为供水服务的重中之重,以最高的标准、最实的举措、最优的服务,确保“三类监测”人员“水量足、水质好、取水便、保障强”,实现“用水无忧”目标。

二、明确服务对象,建立精准动态管理机制

1.   信息精准对接:各供水服务中心必须主动与属地乡镇(街道)政府建立对接机制,第一时间获取最新、最全、最准的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名单(含姓名、住址、联系方式、家庭特殊情况等)。

2.建立专属台账:各供水服务中心必须为辖区内每一位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建立“一户一档”电子及纸质服务台账,详细记录其供水方式、入户管线状况、水表位置、历史报修记录、水质检测结果、特殊需求等信息。台账需动态更新,确保信息鲜活准确。

3.定期入户核查:村级水管员对所负责片区的“三类监测”人员,每季度至少上门巡查服务一次,重点核查水量、水压、水质感官性状、取水便利度、设施完好度,并填写巡查记录表,发现问题立即上报处理。

三、全面提升供水服务保障标准

1.供水稳定性保障:

优先保障:将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纳入供水保障最高优先级序列。其所处供水区域,在计划性停水前,必须确保提前24小时点对点通知到户(电话、短信微信群或上门),并明确恢复供水时间。

故障抢修:接到“三类监测”人员报修或发现其供水故障,必须立即响应(区域45分钟内,偏远地区2小时内电话联系确认),抢修力量优先调配。小修(如更换水龙头、短管等)原则上4小时内修复通水;复杂抢修需连续作业,维修期间必须保障其基本生活用水(免费送水或设置临时取水点)。

2.水质安全保障:

加密检测:对由公司集中供水的“三类监测”人员,在依托水厂常规检测基础上,对其入户水龙头水每年至少进行1次免费水质抽检(覆盖所有供水服务中心辖区)。检测结果必须书面告知村委会或用户。

快速响应:若用户反映水质异常或检测不合格,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2小时内现场核查取样,24小时内查明原因并采取处置措施(如冲洗管网、暂停供水、提供应急净水设备或安全饮用水),处置结果及时反馈当地村委或用户。

3.服务便捷性提升:

“一对一”服务联系卡:立即为每户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制作并张贴“便民服务卡”。卡片清晰标明:

所属供水服务中心名称、24小时服务热线;

公司监督投诉电话。

绿色通道服务:在公司客服热线(0394-2629688)设立“三类监测”人员专席,优先接听、快速转办、全程跟踪、限时办结其用水诉求(报修、咨询、投诉等)。各营业厅对其业务办理提供“免排队”优先服务。

特殊群体关怀:对家中有老弱病残、行动不便等特殊情况的“三类监测”人员,经核实确认,由村级水管员或服务中心人员提供上门代缴水费(现金)、代报用水量、代送发票等服务。在严寒冰冻期前,必须主动上门协助做好户内外供水设施防冻保温工作。

4.应急保障强化:

应急送水机制:因工程抢修、水源突发污染、极端天气等导致停水且预计超过48小时无法恢复供水时,必须立即启动应急送水预案,优先保障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基本生活用水需求。

应急物资储备:各供水服务中心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便携式储水桶、水龙头、管件等,确保能快速应对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的突发性用水问题。

四、健全工作机制,压实工作责任

1.明确责任主体:公司总经理负总责,分管副总具体抓。各供水服务中心负责人是本辖区第一责任人,各供水服务中心内勤是直接责任人,村级水管员是具体执行人。层层签订责任状,确保责任到人。

2.建立联动机制:公司生产调度部、水质检测中心、客户服务部、工程技术部、物资保障部等部门要密切配合,为前端服务站提供强有力的技术、物资、人员支撑,形成保障合力。

3.严格考核问责:公司将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用水无忧保障工作纳入各部门、各供水服务中心及员工的年度绩效考核核心指标。建立常态化督查机制,由公司监察牵头,采取“四不两直”方式抽查。对因信息不准、响应迟缓、处置不力、服务不到位导致用户用水中断、水质问题未解决或造成不良影响的,一律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,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、经济处罚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处理。

4.强化宣传沟通:各供水服务中心要通过村广播、宣传栏、微信群等多种形式,向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宣传服务政策、用水知识、报修渠道。定期进行满意度回访,收集意见建议,持续改进服务。

五、立即行动,确保落实

1.   信息摸排(731日前):各供水服务中心立即与乡镇对接,完成最新“三类监测”人员名单核对与接收,启动“一户一档”建立工作。

2.   服务卡发放(930日前):完成所有在册“三类监测”人员便民服务卡”的制作、张贴和告知。

3.   首轮巡查服务(1031日前):完成对所有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的首次全覆盖入户巡查和水质安全宣传。

4.   长效机制运行(常态化): 自即日起,本通知规定的各项服务标准和工作机制正式全面运行。

保障“三类监测”人员用水无忧,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公司上下务必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深厚的为民情怀,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、细处,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他们的饮水问题,为淮阳区巩固脱贫成果、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坚实的供水力量!


周口市淮阳区水务运营发展有限公司

2025年627

(此件公开发布)


分享
下一篇:这是最后一篇
上一篇:这是第一篇